万古黄河、华夏源朔。这里是西北商埠旱码头,古丝绸之路从这里经过,无数的商旅使团来来往往,留下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足迹......
新时期时代的精美陶瓷、游牧文明遗存的神秘岩画,东罗马鎏金银盘和北城滩明长城遗址的发现,无不见证着这块大地的古老神奇——这里便是靖远。
丝路重镇 大美靖远
靖远县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东部,总面积5809.4平方公里,现辖18个乡镇,总人口50.36万人。黄河流经县境10个乡镇154公里,是黄河甘肃段流经里程最长的县份,素有“塞上江南”“陇上名邑”“黄河明珠”之美誉。
今天,随着“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靖远这座载誉千年的古老城市,正以强劲的脉动,吸引着各界的眼光。
靖远地处甘青宁蒙经济长廊中心地段和“兰白核心经济区”开发重点区域;白宝铁路、京藏高速、国道109线、省道207线穿境而过;中兰高铁、景礼高速等重大工程正在加紧施工。这里,必然成为甘肃实施“中部带动战略”条件最优越的区域。
靖远是陇上重要的农业大县,滔滔黄河水滋养了万亩良田,生产出了品质上陈、名扬天下的大批农特产品,获批小口大枣、靖远枸杞、靖远黑瓜籽、靖远羊羔肉、靖远文冠果油、靖远旱砂西瓜、大庙香水梨”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项,获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白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靖远核心区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区等国字号荣誉20余项。
在这里,有着千年栽培历史的文冠果树仍然枝繁叶茂,激发了靖远人民扩大种植、挖掘潜力的热情。初夏时节,大片文冠果基地的采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金秋时节,一颗颗成熟的文冠果也将馈赠这里的人民。从生态改善到产业增收、从茶叶采摘到果实收获,从粗放管理到精深提炼,文冠果这一古老品种正在靖远大地焕发出新的生机。形成了“政企农”齐头用力、“百千万” 基地布局、“面线点”一体的发展势头,全县文冠果种植面积近23.8万亩,是全国人工种植文冠果面积最大的县份,2019年被授予“中国文冠果之乡”称号。
在这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被赋予新的使命。靖远正大力统筹产业、配套、文旅、生态、创新等要素,深挖黄河、红色、民俗、丝路、农耕等文化资源,加紧建设东湾、北湾田园综合体和枸杞小镇、高铁小镇、香菇小镇等特色小镇,推进长征、长城、黄河国家公园和靖乐渠景观带建设,打好特色“美食牌”“文化牌”“节会牌”,塑造“山水人文·大美靖远”旅游品牌。
这里物华天宝,是甘肃重要的矿产能源基地,境内煤、铜、石灰石、高岭土、沸石等矿产资源和水力、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已探明的金属矿藏和非金属矿藏近24种,坡缕石储量达10亿吨,品位及蕴藏量均居世界前列;独特的区位优势造就了“天然工业港”的美誉,县上高起点、大手笔规划建设了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的刘川工业园等工业承载平台,着力打造集研发、展示、孵化、生产、人才和公共服务配套为一体的区域性创新创业平台和绿色生产基地;这里将陆续建成稀土新材料产业园、碳纤维新材料产业园、化工产业园、有色冶金产业园、陶瓷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凹晶产业园、金三角工业园、银三角工业园等10个“园中园”。
““十四五””时期,靖远县将着眼于承接兰西城市群辐射,立足于服务兰白一体化联动战略,加快建设美丽幸福黄河之城、聚力构筑水陆两条经济带、联动发展三个园区;打造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区、全省现代丝路寒旱及高效农业示范区、全省园区新型工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全省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全省商贸通道物流及区域联动发展示范区。
在这里,“产业大招商、项目大建设、环境大优化”已经成为各界共识,曾经创造了项目当年签约落地、当年建成投运的“靖远速度”。
看未来,我们将秉持“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理念,不断创新举措,优化发展环境,对所有招商引资项目实行县级领导包企业、包项目制度和“一站式”服务,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充分激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黄河之水在不停奔涌,爱商亲商的共识在不断深化,财富洼地、投资福地的效应正在不断显现。让我们站在新的时代起点,抢抓机遇、激情创业,谋划靖远更大的发展,共同谱写追赶超越的新篇章。
丝路重镇 大美靖远欢迎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