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62042101391301xj/2023-00040 生成日期: 2023-08-29
文       号: 关键字: 喷,促,防治,虫,施
所属机构: 靖远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机构:
扎实开展“一喷多促”,保障秋粮生产安全——致全县广大群众的告知书
信息来源:靖远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8-29 16:51
浏览次数:
当前正是秋粮作物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对水量需求达到了高峰,但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对玉米灌浆成熟和大豆结荚鼓粒等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玉米红蜘蛛、蚜虫等虫害在局部田块危害加重。为最大限度地降低高温干旱及病虫害对秋粮作物生长带来的影响,靖远县农业部门倡导广大农户积极开展秋粮“一喷多促”工作,即通过一次喷施磷酸二氢钾、杀虫杀菌剂、生长调节剂、抗旱保水剂等混合液,促壮苗稳长、促灾后恢复、促灌浆成熟、促单产提升等多重功效,达到减轻病虫危害、减灾增产的目标。

一、优化药肥配方
1.玉米。对正在乳熟期、蜡熟期的玉米田块实施“一喷多促”,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甲维盐、茚虫威、哒螨灵、阿维菌素、甲维·虫螨腈、吡虫啉、啶虫脒等与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复配防治草地贪夜蛾、红蜘蛛、蚜虫、双斑萤叶甲、玉米螟、棉铃虫等害虫。视田间虫害发生情况,可喷洒1-2次。
2.马铃薯。在马铃薯膨大期、成熟期实施“一喷多促”,亩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40ml(或7.5%氯氟·吡虫啉悬浮剂33g)+72%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80g(或80%烯酰吗啉25-30g)+98%磷酸二氢钾100g,防治晚疫病、早疫病、蚜虫、二十八星瓢虫等,达到马铃薯防病虫、防早衰、增薯重的综合防治技术。
3.大豆。对处在鼓粒期的大豆实施“一喷多促”,可用磷酸二氢钾+增产灵喷雾,增产效果较好。重点防治红蜘蛛、蚜虫等虫害,防治红蜘蛛可用阿维菌素或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蚜虫可用吡虫啉、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可喷施溴氰虫酰胺、螺虫乙酯+甲维盐等杀虫剂防治大豆食心虫等虫害。视田间情况,可喷洒1-2次。
4.水稻。对正在灌浆期的水稻田块实施“一喷多促”。灌溉条件较好的田块,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或3%的过磷酸钙或1%尿素溶液叶面肥;灌溉条件较差的田块,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或3%的过磷酸钙或1%的尿素溶液叶面肥+芸苔素内酯;增强水稻对高温和干旱的抗性,提高结实率。同时重点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兼治稻飞虱等病虫害,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苏云金杆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甲虫肼等;稻飞虱可选用吡蚜酮、烯啶·吡蚜酮、噻嗪酮等。视田间情况,可喷洒1-2次。
二、科学合理喷施
注意选择好喷施时间、时机和部位。一般选择在上午9时前、下午4时后喷洒,以防高温蒸腾过快降低肥效药效。留意天气预报,喷后24小时内遇到中到大雨,要及时补喷,以保证防治效果。采用植保无人机喷药时亩喷施药液量应在1.5升以上,要注意控制适当飞行高度和速度,并要规划好施药飞行线路,注意漏喷和重喷;采用大型植保机械喷药时亩喷施药液量应在15升以上,要注意匀速行驶并减少压苗。田边地头、林带周边大型植保无人机无法作业到的地方,要采用人工补喷。同时严格农药安全使用,做好施药人员安全防护,防止施药人员中毒,保证人身安全。
“一喷多促”是秋粮作物中后期田间管理的关键技术,县农业农村局号召广大群众积极行动起来,科学全面开展“一喷多促”工作,最大限度降低旱情和病虫害影响,保障秋粮生产安全。

靖远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8月21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