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神谋发展 实干兴白银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 释放绿色发展新动能 ——白银市构建“两屏两廊四区五基地”绿色生态体系综述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白银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锚定“北御风沙、南保水土、中建绿洲”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不动摇,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持续强化林草资源保护与治理,着力推动“两屏两廊四区五基地”国土绿化体系建设,为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厚植绿色基底。 市林草局按照“北御风沙、南保水土、中建绿洲”的总体思路,积极抢抓“黄河”战略、“双碳”战略、“三北”战略和兰西城市群生态建设等重大机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科学编制《白银市林业草原发展“十四五”规划》《黄河上游白银段林业和草原生态保护治理修复专项规划(2020-2025年)》等7个专项规划,提出了打造“两屏两廊四区五基地”国土绿化体系,“三北”六期建设期内,全市申报建设需求总规模501.8万亩,概算总投资41.05亿元。市林草局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加强乡土树种培育,充分考虑全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和承载能力,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坚持节水灌溉导向,配套上水工程,通过修建简易蓄水池人工浇灌的方式提高造林成活率;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区域,坚持雨养灌溉导向,实施“针阔结合、乔灌混交”模式,在原低产杨树、杏树等阔叶树种下更新以油松、侧柏、云杉等针叶树种,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全面推广应用集水节水造林种草技术,通过配建控制性水源工程、节点调蓄水池等措施,解决灌溉用水问题,提高造林成活率。采用鱼鳞坑整地、树盘覆膜、泥浆蘸根、生根粉、滴灌等抗旱造林种草技术,尽可能利用现有水资源扩大植树造林覆盖面积。 坚持以水定绿、适地适树,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十四五”以来,依托“三北”、退耕还林、储备林、造林补助等生态工程,累计完成国土绿化133.54万亩、完成防沙治沙54.17万亩,相比第五次荒漠化沙化监测数据,全市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47.1万亩、沙化土地面积减少2.38万亩,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林草面积不断扩大,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起了一道绿色“防护墙”。市林草局严格落实林草湿资源保护各项制度,聚焦森林草原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加强监测预警,强化值班值守,积极构建“一长三员”网格化管理体系,选聘生态护林员2099名、草管员665名、公益林管护员938名,对全市1893.03 万亩林草资源全方位、无死角进行管护,坚决维护林草资源安全。扎实开展打击毁林毁草专项行动和封山禁牧专项行动,充分发挥村级林长、护林员、草管员“岗哨”作用,对牛羊啃食、乱采滥挖、乱捕滥猎等破坏林草湿资源的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上报、及时整改。2023年以来,共计审批各类项目用地39宗,上缴林草植被恢复费2431.68万元;查处各类破坏林草资源行政执法案件9起,行政处罚10人次,罚款26.76万元,并对336起森林督查历史遗留案件进行跟踪督办,整改销号328起,完结率97.62%。同时,建立了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开展“清风行动”,全链条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