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62042101391301xj/2023-00001 | 生成日期: | 2023-06-26 |
文 号: | 关键字: | 厄尔尼诺,高温,地区,天气,影响 | |
所属机构: | 靖远县融媒体中心 | 发布机构: |
全球粮食产量将受波动!农业生产如何应对厄尔尼诺? | |
信息来源:靖远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6-26 10:38
浏览次数:
|
|
|
|
近日,北方多地遭遇高温“炙烤” 37℃以上的高温影响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 京津冀和山东等地有21个国家气象站 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南方地区大范围强降雨持续 100毫米以上降雨覆盖面积 今夏以来,北半球多地遭遇极端高温 极端天气为何频发? 01 北方高温,与厄尔尼诺有关吗? 北京,72年来首次出现了连续两天超过40℃以上的高温天气;河北,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最高气温达到了39℃;山东,最高气温将达到43℃。截至6月23日,全国各地共有185个高温红色预警正在生效中,主要是集中在京津冀、山东等地。 北方这一轮高温 与厄尔尼诺的直接关联不明显 但是,它也是通过影响 东亚季风、东亚大潮 影响到西风带的高压系统 带来了高温天气 北京等地的高温 某种程度上是对 02 厄尔尼诺将对我国产生哪些影响? 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气候现象,会导致全球气温和降雨模式变化,平均每2至7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9至12个月。 6月以来 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明显上升 目前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 未来三个月赤道中东太平洋 将维持厄尔尼诺状态 海温指数持续上升 将在今年秋季形成一次 在厄尔尼诺发展加强背景下 预计今年夏季我国 华东南部、华中南部、西南地区南部 降水易偏多,发生洪涝的风险大 西北地区东部降水易偏少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 叠加中等以上强度厄尔尼诺事件 可能导致极端天气 03 农业生产层面如何应对厄尔尼诺? 受厄尔尼诺影响,全球粮食产量也会产生波动,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产量都将受气象条件影响产生不同程度波动。 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日指出,正在“仔细审视”粮食安全可能面临高风险的地区以及可能采取的“预防性行动”。 对农业生产而言 北方麦收区应抓住近期晴好天气 做好麦收扫尾工作 并及时趁墒播种夏玉米、大豆等作物 缺墒地区造墒播种或播后浇“蒙头水” 提高出苗质量 近期南方降水对大部地区农田 增墒蓄墒和农业蓄水有利 但也可能造成部分地区 农田渍涝灾害和花期早稻“雨洗禾花” 专家建议提前疏通沟渠 降雨间隙及时清沟排水 “雨洗禾花”中高风险的早稻产区 需根据长势及时喷药施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