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62042101391301xj/2023-00010 | 生成日期: | 2023-08-01 |
文 号: | 关键字: | 食物,食品,避免,食,建议 | |
所属机构: | 靖远县融媒体中心 | 发布机构: |
夏季来临,“食品安全五要点”请查收 | |
信息来源:靖远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8-01 16:38
浏览次数:
|
|
|
|
那么如何在享受美食的同时防范食源性疾病呢?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食品安全五要点”给出了答案,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保持手的清洁。在烹饪前、烹饪过程中以及烹饪后都要洗手,特别是接触了生食材、垃圾、动物等的情况下更应该洗手。洗手要使用肥皂并用流动水彻底冲洗干净,避免交叉污染。 2.保持厨房内部的整体清洁。保持厨房空气流通,保持地面清洁,洗菜池、冰箱、碗柜等要经常清洁,餐具、厨具要及时清洗并晾干,有条件可以进行消毒。洗碗布、抹布用后要彻底清洗,并且经常更换。 1.生熟食品的存储要分开,避免相互接触。 2.处理加工生熟食品的厨具、盛具要分开。处理生食要用生食专用设备和用具,例如刀、砧板等。 1.食物要彻底煮熟。烹饪时要确保食材煮熟,尤其是肉类、鸡蛋、海鲜等易滋生病菌的食材,煮熟至食物中心温度达70°C以上,以杀灭致病菌。 2.熟食加热要彻底。剩饭剩菜等熟食从冰箱拿出后,建议彻底加热以后再食用。 1.熟食在室温下存放不宜超过2小时。在5℃以下,60℃以上的条件下,绝大多数微生物会减缓生长繁殖的速度。绝大多数微生物喜欢室温的环境。夏季,熟食不宜在室温下久放,最多不超过2小时,熟食和易腐食物应及时冷藏(建议将温度控制在5℃以下)。 2.冰箱不是保险箱。有些嗜冷菌如单增李斯特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等在冰箱里可以生长,因此无论是冷藏,还是冷冻,食物都不要存放过久。时间长了,易造成交叉污染,还易腐败变质,失去食用价值。 3.冷冻食品不宜反复化冻。畜肉、禽肉、海产品等,建议避免反复冻融而加速腐败变质,或造成营养素的破坏和丢失。冷冻食物建议在微波炉加热、冰箱冷藏区或清洁流动水解冻。 1.使用安全的水。食品制作的全过程要使用安全的水,包括清洗果蔬、加工食物、清洁烹饪用具和餐具,以及洗手。尽量避免使用未经处理的河水、雨水和雪水加工食物,避免因环境污染引起食源性或水源性腹泻等。 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原材料。比如新鲜的蔬菜水果,没有霉变的米、花生等。不吃超过保鲜期、保质期的食物。 1.选择正规餐馆。外出就餐时,应选择资质合格且卫生条件良好的餐饮单位,避免在无证摊贩处就餐。 2.慎重选择高风险食物。点餐应注意食物多样、荤素搭配,多点热食,少点风险较高的食品,如卤菜、生食水产品、凉菜等,尤其不建议点凉拌皮蛋。不建议吃野菜和野生蘑菇等食品,避免误食有毒植物或毒蘑菇导致食源性疾病。 3.使用公勺公筷。聚餐时,建议使用公勺公筷,避免个人使用过的餐具污染公共食物,可以有效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减少交叉感染。 4.如果家人有食物过敏问题,要特别小心,仔细询问菜品的具体配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