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62042101391301xj/2024-00029 | 生成日期: | 2024-11-13 |
文 号: | 关键字: | 灾害,山洪,预警,洪水,村 | |
所属机构: | 靖远县融媒体中心 | 发布机构: |
靖远县2024年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总结 | |
信息来源:靖远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11-13 10:17
浏览次数:
|
|
|
|
靖远县2024年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总结 一、山洪灾害防御基本情况 (一)年度雨水情及山洪灾害情况 1.主要暴雨洪水过程。2024年我县共发生3次山洪灾害,其中,8月8日上午11时至下午19时左右,我县出现大范围降雨天气过程,个别乡镇出现短时强降水,并伴有大风天气,强降雨最长持续近40分钟,半小时最大雨强15mm,最大降雨量累计达47mm;其中永新旱沟村站47mm,永新乡水沟村45mm,兴隆乡政府站37mm,双龙站36mm,兴隆乡怀星村35.4mm,北滩镇乱腰村32mm,北滩红丰站31.8mm,靖远五合29.8mm北滩粮窖站27.6mm,靖安开龙站27.2mm,石门乡硝水站27mm,双龙乡政府站22.6mm,永新青阳村站22mm,双龙仁和站20.2mm,平均风力达5~6级,阵风最大达7级。因强降雨发生在不同时段、不同区域,当地降雨和上游雨水汇集引发洪涝灾害,造成兴隆马尾沟产生小量洪水,永新旱沟产生一般洪水,双龙刘家寺沟、义和娘娘庙、碱沟产生一般洪水,靖安郭河沙河、洪水河产生一般洪水,北滩高崖沟、刘家沟产生一般洪水。 8月25日凌晨3时左右,受西南气流天气影响,我县出现大范围降雨天气过程,个别乡镇出现短时强降水,并伴有雷电、大风天气,强降雨最长持续近45分钟,最大降雨量累计达50mm;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阵风最大达8级。因强降雨发生在不同时段、不同区域,当地降雨和上游雨水汇集 引发洪涝灾害,造成平堡、高湾、北湾、刘川、乌兰、靖安、若笠、糜滩、三滩、东湾、五合、大芦12个乡镇部分村社玉米、蔬菜等作物不同程度受灾,水浇地、砂地被冲毁,护坡、道路、渠道、自来水管道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因强降雨发生在不同时段、不同区域,当地降雨和上游雨水汇集引发洪涝灾害,造成东湾镇杨稍砂河、滋泥水月河、红柳村上砂河、红柳村下砂河产生小量洪水,平堡镇金园村苦水沟、蒋滩村寡拉沟、金园小沟、平堡村红沟产生一般洪水,北湾镇大石湾沟、大石湾沟、曹家大沟产生小量洪水,北滩镇腰岘沟产生小量洪水,三滩镇新田村辟佛寺沙河、银滩村吴家窑沙河、谢家窑沙河、野麻沟沙河产生小量洪水,刘川镇张滩村黑石山沙河、赵淌村万圈支沟、大沙河、冰道沟产生小量洪水,乌兰镇烟洞沟产生小量洪水,若笠黑庄沟产生小量洪水。 9月29日凌晨2时左右,我县出现大范围降雨天气过程,个别乡镇出现短时强降水,并伴有雷电、大风天气,强降雨最长持续近30分钟,最大降雨量累计达45.5mm;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阵风最大达8级;最低气温下降6℃,最低气温7℃,造成双龙、永新、兴隆、石门4个乡镇发生洪涝灾害,部分村社大枣、香水梨等作物被大风吹落不同程度受灾,蔬菜大棚棚膜棚架、彩钢房不同程度被吹毁,道路、渠道、自来水管道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兴隆大庙旱沟产生小量洪水,石门安韦村硝水口沙河产生小量洪水,永新旱沟、水沟、高崖沟产生小量洪水,双龙刘家寺沟、永和头道沟产生小量洪水。 2.山洪灾害发生情况 8月8日洪水灾害冲毁崖家沟北滩镇卢沟村防洪治理工程浆砌石护岸5处2.5公里、旱沟兴隆乡大庙村段防洪治理工程浆砌石护坡2处0.8公里,共造成水利基础设施损失180万元。 8月25日洪水灾害共造成12个乡镇28个村397户1555人受灾,因灾倒损住房1户3间(其中倒塌居民住房1户3间);农作物受灾面积70.4公顷,其中粮食作物67.13公顷(玉米67.13公顷)、经济作物3.27公顷(蔬菜2.6公顷、其它作物0.67公顷),成灾面积20.6公顷,其中粮食作物18公顷(玉米18公顷)、经济作物2.6公顷(蔬菜2.6公顷);毁坏耕地21.12公顷(其中砂地15.59公顷、水浇地5.53公顷);冲毁靖平公路滨河路金园段0.966公里、靖若公路0.06公里、乡村硬化路9.386公里、乡村砂化路18.008公里、乡村生产道路70公里、护坡0.45公里、农用灌溉渠道5.43公里、上水管道0.1公里、自来水管道0.22公里、防洪沟7.9公里、排水涵洞6个,若笠乡富民社区院内地面塌陷2处。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59.73万元,其中住房及家庭财产损失7.2万元,农林牧渔业损失98.33万元,基础设施损失452.2万元,公共服务损失2万元。7月20日洪水灾害造成4个乡镇8个村2205户8811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422.61顷,直接经济损失873.43万元;当地降雨和上游雨水汇集引发张家大沟洪水,造成北湾镇、刘川镇吹毁渠道9.03公里,经济损失达20万元,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73.43万元,其中水利基础设施损失20万元。 9月29日洪水灾害共造成4个乡镇10个村233户796人受灾,71座蔬菜大棚(冷棚71座)棚膜棚架、100平方米彩钢房不同程度被吹毁;农作物受灾面积107.47公顷,其中经济作物107.47公顷(香水梨7.47公顷、大枣100公顷),成灾面积50公顷,其中经济作物50公顷(香水梨5公顷、大枣50公顷);冲毁省道S308线马尾至大庙段路基0.3公里、乡村硬化路0.3公里、砂化道路3.1公里、农用灌溉渠道1.05公里、防洪治理工程浆砌石护坡0.5公里、自来水管道2公里。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6.37万元,其中住房及居民家庭财产损失10万元,农林牧渔业损失80.67万元,基础设施损失105.7万元。 (二)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情况。投资859.85万元,实施糜滩大沟、四沟防洪治理工程5.13公里,不断补齐中小河流和山洪沟道防御短板弱项。投资23万元,实施2024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项目,更新自动雨量站3个,增设卫星信道1处,建设简易雨量站10处。投资40万元,实施2024年度山洪灾害防治维修养护项目,对88个雨量监测站、1个自动水位站、3个视频站、5个图像站170个无线预警广播、181个简易雨量报警器、29个简易水位站及山洪灾害防治预警监测系统进行维修养护,确保监测系统运行正常。 (三)山洪灾害防御体制机制建设情况。靖远县水务局山洪灾害防御主要由县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及主要组成部门实施,县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设在县应急管理局,县水务局没有设立专职山洪灾害防御部门,1-8月份山洪灾害防御由河湖管理股兼管,9月份成立靖远县水旱灾害防治中心,并配备专人,接管相关业务,值班值守由局属干部进行值班。一是建立以分管副县长、县水务局局长、县住建局局长、县应急句局长、各乡镇主要领导为主要的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制度。二是在县政府公示网站对靖远县黄河干流两岸及城市防汛责任人名单、靖远县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名单、靖远县中、小型水库、淤地坝“大坝安全责任人”及防汛“三个责任人”名单进行公示的责任人公示制度。三是在发生山洪灾害后,要求各乡镇做好灾情情况统计,特别是水利基础设施损毁情况,并做好灾情信息的统计上报的灾情统计上报制度。四是在工作落实上,建立健全目标考核责任制,加强对防御小流域山洪灾害的检查和督促,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处理,确保小流域防灾各项工作措施全面落实到位。 二、应对措施与成效 (一)防御应对措施 1.汛前防御准备。在3-4月开展全县水旱灾害防御汛前检查工作,对全县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从责任落实、“四预”措施、水库度汛、监测预警体系、河道防洪、水毁修复、物资储备、培训宣传、整改措施落实等九个方面全面检查排查隐患。 2.监测预警情况。一是县水务局建立局长总负责,分管领导带班每天安排两名干部进行24小时值班的1+1+2+24模式,保证预警信息及时传导。二是灾情发生前,县水务局接到省、市、县气象部门发布灾情预警信息后,通过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微信群、QQ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发送提醒消息,并通过云MAS平台向各乡镇各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业务人员发送预警短信。三是通过山洪灾害预警平台及时监测各乡镇降雨情况,向降雨量较大的乡镇打电话询问核实雨情信息,并要求加强防汛值班值守,做好预防预报工作。各乡镇接到预警信息后,乡镇主要领导立即安排包村干部加强监测预报预警,靶向预警,将预警信息准确及时通知到村、传达到社、提醒到户,督促低洼区域和河道、山崖附近群众做好安全转移撤离准备,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四是产生河道洪水后,我局要求相关乡镇加强河道巡查,对涉河涉水道路等进行封控,保障群众出行安全,并要求各乡镇做好水利基础设施损毁情况统计。 (二)防御工作取得的成效 通过在全县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全县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更加完善、各项功能更加健全、保障程度更高,2024年向各级防汛责任人发送预警信息64955条,更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了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减少受灾人口、保护重要交通线路等。 三、存在问题 一是山洪灾害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山洪灾害应急支出、恢复生产和水毁修复资金严重短缺。 二是个别乡镇领导防汛意识淡薄,对汛前防洪安全检查不够重视,部分干部群众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麻痹思想,对洪水的严重危害性认识不深、应对经验不足、避险自救意识不强。 三是山洪灾害往往来势较猛,突发性较强,雨量监测预警设备备品备件单一、紧缺,难以应对突发状况发生。 四、下步工作安排及建议 一是进一步压实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责任,加强责任落实、监测预警、风险管理、应急管理,严格值班值守纪律,做到值班到位、预警及时、抢险迅速。 二是高度重视水库安全度汛工作,加强水库巡查、观测力度,确保工程安全度汛。 三是确保区水务、气象和应急管理部分加强协同配合机制,能够充分应对水旱灾害防御相关工作。 四是督促乡、村两级河长进一步加大河道沟道巡查力度,发现度汛隐患及时消除,坚决确保行洪畅通。 五是继续加强无线预警广播、雨量监测设备检查、清洗和维护,提高设备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确保监测预警及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