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62042101391301xj/1970-172821 | 生成日期: | 2020-01-22 |
文 号: | 关键字: | 工程,工作,建设,安全,项目 | |
所属机构: | 靖远县融媒体中心 | 发布机构: |
靖远县水务局2019年涉农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 |
信息来源:请选择
发布时间:2020-01-22 16:57
浏览次数:
|
|
|
|
靖远县水务局2019年涉农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治水重要讲话5周年。做好2019年水利工作,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县政府各项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深化水利改革,全面落实依法治水,坚持项目带动战略,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夯实发展基础,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攻坚奋进破难题,提档升级谋发展,强基固本守底线,改革创新增活力,从严治党树新风,推动水利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水利保障和支撑。
一、2019年涉农工作总结
12月底全县完成42项水利项目,完成投资3.16亿元,其中新建项目38项,续建项目4项。保障全县10.62万户42.55万人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发展有效灌溉面积0.8万亩,完成沟道治理17公里。同时,加强农业供水管理,完成全县四季灌溉311万亩次,确保农田适时灌溉。
(一)打赢农村安全饮水脱贫攻坚战。我们紧盯农村安全饮水短板,以“冲刺清零”行动为契机,集中力量开展脱贫攻坚农村安全饮水工作。一是加快巩固提升,完成饮水指标。今年我县实施的五合镇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高湾住寨管网延伸工程、五合镇移民新区供水工程、2019年巩固提升工程、水窖水质净化器安装已全面完工,完成投资1.2亿元。全县共建成运行56处供水工程,集中供水房226座,解决了全县18个乡镇176个行政村、1112个自然社106573户426456人(其中贫困户数31948户,贫困人数135268)的饮水安全问题(常住农户98613户394452人)。目前,集中式供水104443户418128人,其中自来水入户供给91104户368301人、集中供水点供给13339户49827人;分散供水工程供给2130户8328人,其中水窖供给1535户6236人;小电井供给148户527人,泉水截引供给386户1333人,大口井供给61户232人。农村日供水能力为3.8万吨,农村人口饮水安全覆盖率和行政村供水覆盖率均达到100%,集中供水率达到98%,自来水入户率达到 86%(常住农户自来水入户率92.39%),较2018年提高11个百分点。二是狠抓问题整改,实现饮水清零。严格按照《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甘肃省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验收实施细则》确定的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4项评价指标,制定了《农村饮水安全冲刺清零工作方案》,从“源头”到“龙头”深入现场查工程、查水质、查管理,共排查出清零问题20个,已全部整改完成。省督查组核查的40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三是坚持建管并重,确保长效运行。在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牢固树立建管并重、以建促管、以管为先的理念,成立靖远县农村人饮工程服务站和乡镇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委员会,明确工程管护主体、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责任,通过政府网站、村级公示栏等向社会公示县、乡、村各级管理单位、管理责任人、服务电话和制度政策等信息。制定了《靖远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靖远县农村供水应急预案》和《靖远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资金管理办法》。同时为加强日常维修养护,通过财政补贴和水费提留等方式,统筹人饮维修养护资金195万元。
(二)加快推进水利项目建设和储备。在项目建设方面:2019年实施水利项目42项,完成年度计划总投资31639.87万元。其中:续建东湾镇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新升工程、水利薄弱环节灾后建设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刘川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2017年刘川坝吴公路两侧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供水工程4项,完成年度计划总投资11326.64万元;新建五合镇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双永供水工程1#、2#隧洞二次衬砌工程、永新乡-粮窖村移民区产业规划灌溉调蓄池工程、双永供水工程“8.5”特大暴雨洪水灾害水毁抢修工程、北滩镇粮窖村移民产业发展管道灌溉输水工程、兴隆乡石羊川及小川灌溉配套工程、兴隆乡怀星川灌溉调蓄池工程、永新乡二队村排水渠工程、永新乡新泉村机井维修工程、永新乡新泉村蓄水池工程、永新乡松柏村护坡工程、刘川镇大洞沟脱贫产业园蓄水池建设项目、双龙镇双龙村提灌延伸工程、石门乡小口村水利工程、石门乡小口村防洪堤项目、北滩镇东滩村及乱腰村排碱(洪)渠工程、双龙镇双龙村蓄水池建设工程、平堡镇金园村小型水利(小提灌)工程、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五合镇移民新区安置点供水工程、高湾住寨管网延伸工程、平堡水厂水毁维修工程、提升水窖水水质项目、2019年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程、人饮工程水毁维修项目、北滩镇芦沟村水毁工程、大芦乡刘沟村水毁板涵建设工程、石门乡小口村砂河河道护坡建设工程、若笠乡杏树园大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刘川镇范窑村防洪护坡建设项目、高湾镇二百户护坡工程、兴隆乡小川村防洪护坡工程、兴隆乡大庙村防洪护坡建设工程、2019年水资源节约与保护项目、2019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大芦镇大芦村碾沟排洪设施维修工程及黄河靖远段水毁护岸修复项目等38项,完成计划总投资20313.23万元。积极配合做好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建设,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于2019年5月27日经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甘发改农经 〔2019〕403号文件批复,初步设计报告已于2019年9月30日经甘肃省水利厅以甘水规计发〔2019〕213号文件批复。目前,正在进行招标工作。试验段总干7#隧洞工程7月5日开工建设,截至目前隧洞开挖支护400米,完成投资1000万元。下一步,由项目法人做好工程招投标工作,12月全面开工建设。在项目储备方面:按照当前国家政策方向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行业提出的要求,我局经过反复斟酌谋划、精心筛选了21项符合近期工作要求,正在开展相关规划和前期工作的水利项目作为2020年重点申报争取对象,总投资131582万元。其中:2020年人饮供水设施提升改造建设项目估算投资1259.92万元,2020年农村饮水智能化改造项目估算投资2040万元,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项目估算投资13737万元,南川冬季产业扶贫供水工程估算投资2483万元,东升镇灰条沟山洪灾害防治工程估算投资1515万元,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估算投资8000万元,宝泉水库工程估算投资18400万元,刘川大沙河(冰道沟流域)防洪治理工程估算投资4000万元,双龙镇刘家寺沟防洪治理工程估算投资1600万元,碱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估算投资5015万元,祖厉河、城南沟防洪治理及入河口工程估算投资21000万元,刘川水库估算投资18600万元,靖乐渠河湖连接水环境整治工程估算投资23400万元,双永工程双龙隧洞二次衬砌工程估算投资580万元,永新乡产业发展灌溉调蓄池工程估算投资786万元,兴隆、双龙乡灌溉配套工程估算投资2103万元,双永供水工程主干管道、10KV配电线路改造工程估算投资1879万元,双永供水工程人饮供水冻管改造、保温工程估算投资520万元,兴隆乡石羊川、小川产业发展灌溉调蓄池工程估算投资1580万元,双永供水工程主干渠水毁维修工程估算投资500万元,双龙乡黄坪产业发展输水灌溉工程估算投资2584万元。
(三)不断加大河道“四乱”整治力度。按照中央和省、市、县要求,落实河(湖)长制,突出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水政执法,进一步巩固环境整治成果,严守水环境水生态红线。紧紧围绕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回头看”和“清四乱”专项活动,集中开展河道非法采砂、“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清河行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环保督察专项整治行动。重拳整治建筑垃圾入河等乱堆、乱占、乱建、乱采问题,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一年来,共清理祖厉河乌兰镇马鞍桥、铁路桥、加油站段,黄河糜滩吊桥段违法倾倒建筑垃圾4处1.6万方,先后4次打捞祖厉河入黄口漂浮垃圾965方,拆除黄河乌兰镇东关段违建彩钢房和旱厕2处60平方米,建设祖厉河入黄口防护栏3公里。开展祖厉河砂厂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累计完成采坑弃料回填57处11.457万方,垃圾清理1.72万方,修复治理面积946.3亩,其中:植被自然恢复539.1亩、土地恢复407.2亩(恢复耕地205亩,其它202.2亩)。整改完成常正国副省长暗访问题3件,省河长办第一轮河湖管理督查发现问题10件,市河长办黄河靖远段“清四乱”整改督导发现问题11件,市河长办“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发现问题6件,水利部反馈我县黄河和祖厉河(黄河一级支流)河长制暗访发现“四乱”问题18件,以上问题已于2019年7月28日全部整改到位,共清理河道建筑垃圾17处1.3万方,清理砂场超高堆料7处19.5万方,更换河长制公示牌17处,恢复水文设施1处,补建被盗黄河护栏3处,督促建设单位补办河道内建设项目审批3处。2019年10月黄委会“清河行动”卫星遥感 35件,计划11月底前完成整改。查处非法采砂案件15宗,非法取水案件1宗,非法倾倒垃圾2宗,落实行政处罚18.68万元。办理县检察院“清四乱”公益性诉讼监察建议5件。核查中央扫黑除恶19督导组转办线索6件、县扫黑办转办线索11件。承办行政诉讼1件。通过各项整治工作,进一步维护了河湖生态环境、规范河道采砂、消除行洪安全隐患。
(四)全面完成年度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从防汛抗旱监测预警、工程调度、抢险救灾三个阶段入手细化职责、落实责任和措施,开展汛前检查,全面落实水旱灾害防御责任,修订完善方案预案。一是加强值班预警工作。实行“1+2”和24小时值班制度”,认真履责,做好值班、交接班记录,建立覆盖全县的防汛责任人信息网络体系,确保汛情雨水情信息及时准确上传下达,保证防汛信息报送及时、准确,对于重大险情和紧急灾情坚持在第一时间上报。今年汛期在靖远县山洪灾害防御平台共发送预警信息8.33万条。二是积极开展水毁修复。对2018年18处防汛设施水毁水利工程在汛前及时完成了修复任务,有效提升防洪能力。三是提升防御能力建设。投资45万元,完成山洪灾害预警监测设施升级、检修。举办山洪灾害防御知识专题培训,对各乡村防汛责任人进行业务培训,培训人次达450余人。在乌兰镇、北湾镇举行防汛演练4场次,发放明白卡3000多张,宣传手册3000多本,更新宣传栏10个,警示牌10个,标识牌10个,参与人员达400多人次。同时强化水库安全度汛,对各类水库制定严格的巡坝制度,认真落实水库“三个责任人”和“三项措施”。
(五)持续强化县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按照“节水优先”方针,认真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要求,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一是大力开展节约水资源宣传。利用“中国水周”、“世界水日”等特定时期,悬挂宣传横幅10条,张帖宣传画150张,散发宣传资料1200多份。通过宣传,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水法律意识,节水意识,营造良好节水氛围。二是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年用水总量预估为2.9亿立方米,在控制目标3.1069亿立方米之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预估为389立方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预估值为16.7立方米/万元,均在可控目标内。2019年农田水利用系数为 0.577,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在控制指标0.57以上;重要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75%,超过控制目标5个百分点。三是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工作。延续换发取水许可证110处,新发放取水许可证10处,均为地下水,取水量10万立方米, 取水性质为农村生活用水,重点解决高湾镇贾崖村、葛埫村、文崖村、二百户村、三百户村五个村缺水问题。四是全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完成了省水利厅组织的第三方对靖远县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的评估验收。同时为进一步做好节水型社会达标工作,从自身做起示范带动全县开展节约用水,制定了《靖远县水务局节水机关建设计划》,力争于2020年底前将县水务局建成节水机关。
(六)不断提升灌区灌溉供水能力保障。一是抓好春检春修和水毁修复工作,各灌区从排查隐患抓起,逐泵站、逐渠道详细排查,以提高安全运行率和灌溉保证率为前提,在资金紧张的状况下,克服困难,共完成了各级渠道清淤465.3公里,维修各级渠道86.4公里,维修各类建筑物421座,维修泵房80座,维修机电设备324台套。二是抓好灌溉运行管理工作,继续深化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及水价改革工作,按计划落实执行了最新水费价格,落实了“两项经费”385万元。从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抓起,抓好机组运行检查和渠道巡查工作,做好设备运行记录和渠道巡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各类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有效保证设备和渠道的安全运行,运行期间灌区供水正常有序,全年无灌溉运行事故发生。三是抓好灌区计划用水管理工作,各灌区根据灌区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用水计划,按轮次、次序供水,有效避免矛盾的发生,使各种作物得到适时适量灌溉。截止目前全县共完成灌溉面积208.7万亩次。2019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为0.577;同时按照《白银市大中型水利工程考核晋级申报表》的要求,完成各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2019年度考核和财务管理内部报表的审核、上报工作,进一步强化用水管理。
(七)着力夯实基层水利安全生产责任。一年来,不断靠实各单位、企业在生产生活供水、水利建设施工、河道采砂等领域的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水利安全生产工作成效,确保了今年我县水利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年初与各责任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13份,明确任务,靠实责任,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岗、落实到人。同时,认真组织开展在建工程施工、灌区、人饮供水生产安全、水质安全检测等工作,利用岁末年初、“两会”期间水利安全、维稳、反恐和“安全生产月”活动等契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余份,排查责任单位25个,发现各类安全隐患61条,全部督促落实整改到位,确保工程建设及生产生活供水安全。分两批组织各水管单位职工及安全员等100余人,邀请相关专家开展了为期5天的安全生产、岗位技能及现场实际操作,通过宣传、培训进一步强化了基层水利工作人员及广大群众的安全生产责任及意识。
(八)全面加强水务系统党的建设。水务局党组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践行“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四个意识”为标杆、以党章党规党纪为尺子,不断加强基层水务系统党的建设。一是坚决落实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经过全力整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问题已全面完成整改;省委巡视涉及的5项问题,整改完成5项;市委巡察指出的15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二是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按照《中共靖远县委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要求,及时制定《靖远县水务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方案》,通过举办读书班、班子成员研讨、深入乡村一线督导调研等系列活动,问题检视等系列规定动作,要求每一位领导干部把自己摆进去,查找自身差距,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找深,并明确努力方向,切实解决目前我县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水务工作。三是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的党风廉政建设。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驰而不息纠正“四风”问题。坚持党管干部,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巩固拓展水利行业作风建设成果,大力弘扬水利行业精神,以优良作风推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人饮巩固提升工程还未全面扫尾,还需加快工程全线通水。由于今年农村安全饮水工作任务量大时间紧,我局全力实施确保的巩固工程的全面完工。五合镇和东湾镇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都已进入工程扫尾阶段,目前还在进行末端的调试通水工作。二是末梢管理机构制度还不够健全,饮水问题还需细化解决。目前单村单社工程已成立运行管理单位,落实了管护责任和维修管理人员,但管理机构的制度建设还不够健全。集中供水覆盖区,因多种因素未入户的还需细化措施,进一步解决饮水问题。三是“两费”落实未足额到位,灌区职工社保欠账大。根据国家《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2008年11处万亩灌区水管体制改革“两项经费”共计403.04万元,2007年-2019年应落实“两费”经费5239.52万元,实际到位1385万元,到位率26.4%,未全额落实。同时,近年来建成69处集中人饮供水工程,至今未核定和足额落实“两费”。截止2019年底,局属11个万亩灌区和12处人饮工程在职职工542人,累计拖欠的社保资金6100万元(其中滞纳金3100万元)还未完全解决。四是灌区难以按成本收费,灌区职工工资待遇低。由于电价、维修材料价格上涨,灌溉成本和运营成本不断增加,但执行水价不能得到及时调整,职工待遇偏低,目前,灌区职工平均工资为1700元(含社保费),远远低于全县事业单位平均工资水平,造成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灌区运行举步维艰。五是各级河长办工作人员配备不到位,工作协调难度大。目前,县河长办无人员编制,县、乡两级河长办工作人员均为兼职,在承担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河长制工作,工作精力和时间严重不足。县级水政执法人员专业技术力量弱,专业人员太少,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全县水务工作预期目标是:力争储备项目开工实施,力争水利投资2亿元以上,持续抓好水利脱贫攻,保障饮水安全,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水利灾后薄弱环节建设与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明显进展;抗旱与防洪减灾防御体系进一步完善,水利信息化水平取得突破性进展;强化依法管水治水责任,推行河长制工作全面落实,加强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展有效灌溉面积0.8万亩,完成水保治理面积15平方公里,新修梯田1.0万亩,加强供水保障和管理,完成全县四季灌溉300万亩次以上,确保农田适时灌溉;促进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持续提高供水稳定性,保障43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一)着力推进水利项目实施,保障开工建设。2020年重点申报争取项目已经明确,争取项目21项,总投资131582万元。目前,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项目、南川冬季产业扶贫供水工程、宝泉水库工程、灰条沟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等项目已完成可研、初设或建设方案编制,并列入相关规划,部分水生态修复项目正在积极申报纳入黄河生态经济带重大工程项目库,双永工程6个项目已委托进行可研编制,2020年人饮供水设施提升改造建设项目及2020年农村饮水智能化改造项目已完成初步规划。我们将积极争取落实项目建设资金,保障陆续开工建设,力争水利投资2元以上,为全县脱贫攻坚和经济建设提供坚强的水利保障。
(二)加强农村安全饮水保障,夯实脱贫成效。在实现整县脱贫得基础上,继续强化农村安全饮水保障工作,细化解决零散户饮水问题。提升改造人饮供水设施,确保供水稳定,加强对人饮工程运行单位的监督管理,督促并指导乡村建全管理制度和水费收缴制度,确保村、社供水工程和供水设施运行正常。同时加强农村饮水智能化改造和集中式供水水厂的水质日常监测工作,确保全县12处规模以上水厂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安装正常运行,倒逼水厂加强管理,有效提高水质达标率。
(三)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体制,巩固整治成果。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各项任务落实,全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梳理编制全县河流沟道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集中将全县河流、河道、河岸内的“脏、乱、污、堵”纳入重点拆违治乱对象,制定工作计划,明确时间节点,确保治理成效显著。完善联合执法体系,与环保、国土、公安、城建、综合执法局等部门组建联合执法机制,持续加大河道执法和惩处力度。同时积极开展工程“补短板”,争取水生态修复和治理项目,申请落实资金,强化人工修复,推进河湖综合治理,并依法划定河湖管理范围,落实空间管控边界,力争2020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我县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
(四)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水生态安全。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严守水环境水生态红线,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加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水域岸线管制,加快城乡供水水源保护地建设,严格控制地下水开发利用;加快申报落实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落实河道治理任务;依法督促建设项目业主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完善水土保持设施;加大水土保持项目监督检查力度,依法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有效减少人为水土流失。
(五)认真落实水旱灾害防御,提升防灾能力。积极开展水旱灾害防御监测,落实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运行维护经费,落实管理人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平台建设和管理,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每年3月底前完成11处万亩灌区和69处人饮供水工程春检春修、汛前检修工作,确保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加强旱汛情监测预警、值班值守等工作,做到预警及时;全面开展河道清淤、清障整治等工作,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水毁工程修复等水利薄弱环节项目建设。
(六)全面加强水务从严治党,保持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牢记党的宗旨,永葆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委相关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问题,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坚持抓早抓小,通过约谈、诫勉、质询等方式,及时“扯袖子”“敲戒尺”,把问题发现和解决在萌芽状态。继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转化,把管党治党与水利业务工作一同谋划、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着力强化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加强调查研究,集中精力抓好工作落实,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机关。按期完成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切实抓好工会、综治、信访维稳、计划生育、群团等工作,力争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