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62042101391301xj/1970-172821 | 生成日期: | 2020-12-28 |
文 号: | 关键字: | 工作,水利,落实,管理,建设 | |
所属机构: | 靖远县融媒体中心 | 发布机构: | 靖远县融媒体中心 |
靖远县水务局 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 |
信息来源:请选择
发布时间:2020-12-28 17:01
浏览次数:
|
|
|
|
县委、县政府:
2020年靖远水利工作深入践行新时期治水方针,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聚焦“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一号文件精神和各项决策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项工作如期完成。
一、2020年工作完成情况
2020年县水务局积极争取水利项目建设,持续抓好水利脱贫攻坚,保障饮水安全,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水旱灾害防御体系进一步完善,水利信息化水平取得新进展;强化依法管水治水责任,推进河长制工作全面落实,加强水利工程质量安全与水利安全生产管理,坚决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发展有效灌溉面积0.8万亩,完成水保治理面积15平方公里,加强供水保障和管理,完成全县四季灌溉300万亩次以上;促进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持续提高供水稳定性,保障43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一)全面完成重点水利项目建设。2020年我们实施水利项目12项,总投资9463.41万元,已完工11项,完成投资8480.41万元,年度建设任务完成率100%,剩余南川冬季产业扶贫供水工程2021年完工。其中农村饮水安全项目10项,工程总投资6640.42万元,已全部完工。靖丰渠北干渠补水工程,总投资340万元,项目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南川冬季产业扶贫供水工程,项目总投资2482.99万元,到位资金800万元,年底完成投资1500万元,2021年全面完工。同步加强乡镇、相关单位水利项目实施监管,今年批复实施各乡镇及双永工程、刘川工程水利扶贫项目59项,已全部完成,筹措资金9184万元,支出8908.48万元,支付占比97%。积极配合做好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建设,确保工程加快推进,完成年度10亿元的投资建设任务。
(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战。在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牢固树立建管并重、以建促管、以管为先的理念,成立了县级专管服务机构,制定了《靖远县农村供水应急预案》、《靖远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和《靖远县农村人饮供水工程管理细则》,明晰管护主体、靠实管理责任、理顺管护体制、健全运行机制。今年县水务局结合“3+1”“5+1”两个行动、“三提速三落实”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和市县开展的“五盯紧五整改”决战决胜大会战,针对各类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举一反三、立行立改,集中时间精力冲刺清零,全县已建成各类集中供水工程48处,集中供水房226座,解决了全县18个乡镇176个行政村、1112个自然社106577户426479人(贫困户数31948户,贫困人数134978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常住农户98613户394452人),农村人口饮水安全覆盖率和行政村供水覆盖率均达到100%,集中供水率达到98%,常住群众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4%。强化水费收缴,严格执行物价部门批复水价,全县农村供水工程水费实收率达95%以上,确保良性运行,落实县级财政维修养护资金105万元,水费提留维修养护资金100万元,建成维修养护材料储备库15处,配备村级水管员297人,夯实工程运行管理基础。将全县38处单村供水工程及村级管道全部移交乡村管理,形成了连片集中供水工程由县级专管机构管理、单村供水工程和村级管网由村社管理、入户管网由受益户自行管理的三级管护体系,同时,结合我县黄河砂源丰富的实际情况,组建了靖远县沃润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利用采砂收入800万元作为农村供水工程的维修养护,切实解决了农村饮水安全管护“最后一米”的问题,真正做到工程管理规范、效益正常。
(三)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工作落实。全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梳理编制全县河流沟道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集中将全县河流、河道、河岸内的“脏、乱、污、堵”纳入重点拆违治乱对象,与环保、自然资源、公安、住建、综合执法局等部门联合执法形成联动机制,持续加大河道执法和惩治力度,啃下了平桥农家乐、石门小口码头等多处重点违法占河建筑这些“硬骨头”,恢复河道面积5000平方米;拆迁黄河河道内砂场1处,拆除、搬迁19家(拆除18家、搬迁1家)直排祖厉河洗砂设备,黄委“清河行动”发现34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根据 “四抓四促”城乡环境整治工作要求,对全县境内河湖“四乱”、河道采砂、渠道、泵站、水库、水利在建工地等方面的环境整治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共发现问题26个,整改销号26个,整改完成率达100%。持续加强河道日常执法巡查和汛前检查,对我县所辖黄河、祖厉河等主要河道及水域岸线影响供水安全、生态安全、行洪安全的问题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力度,对饮用水源地、入河排污口、采砂场、漂浮垃圾、河道防洪等重点区域由执法人员、供水单位坚持日常检查与每周巡查,防范与化解相结合,及时消除隐患。一年来,查处非法采砂案件1宗,落实行政处罚5万元,核查县扫黑办转办线索6件,办理公益诉讼6件,许可河道采砂37处,水行政执法能力不断提升。认真开展河湖管理划界,全县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需划定河湖管理保护范围河流3条/段(祖厉河靖远段、高崖沟、金鸡沟),完成了河湖管理范围成果公告,完成率100%;全县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下,需划定河湖管理保护范围4条,预计年底前全部完成划界工作。
(四)着力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及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落实水利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要求,严守水环境水生态红线,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加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水域岸线管制,加快城乡供水水源保护地建设,严格控制地下水开发利用;加快申报落实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落实河道治理任务,前期已完成冰道沟刘川段、冰道沟万圈支沟初步设计;依法督促建设项目业主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完善水土保持设施;加大水土保持项目监督检查力度,依法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有效减少人为水土流失。对照我县水利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按照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积极开展专项规划编制和谋划一批重点水利项目,以《靖远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利规划》编制为基础,及时搜集整理关于黄河治理保护的有关理论以及古往今来治黄经验教训,建立“理论库”“政策库”“技术库”“项目库”等四库;绘制县域黄河流域涉水底数图三维模型“一张图”,形成靖远治理保护涉水底数图;紧紧围绕水资源高效利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祖厉河及黄河防洪减灾能力提升、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初步确定了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其中44项重点水利项目纳入市级项目库,总投资130.29亿元。旨在通过项目的实施,彻底扭转我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的局面,努力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目标。
(五)深化全县水利事业改革发展。组建靖远县沃润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整合、盘活水利国有资产,努力发挥水利行业整体优势,构筑县级水利投融资平台,吸收社会资本和战略投资者参与,参与水利投资建设、运营管理、设计咨询和中介服务等工作,拓宽水利工程的投融资渠道,促进全县水利改革发展。今年我们首先开展了一轮黄河靖远段的清淤疏浚工作,并将河道采砂纳入水投公司统一经营,进一步规范河道采砂管理,保障“四乱”等河道治理经费,促进全县河道采砂健康发展。目前水投公司计收疏浚费800万元,为公司今后的良好发展打好坚实基础。深入推进水利“放管服”改革工作,确保放到位、管得住、服务好。结合“四办”要求、借助“一站式”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水利行业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共审查批复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0件、水利基建项目80项。通过减事项、减层级、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进一步优化再造流程,减少以审批、备案、证明等形式存在的前置环节,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水利营商环境。同时今年年底前我们将完成《靖远县水利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靖远县祖厉河流域综合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0)》,《靖远县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专项规划》的报批工作,为今后全县水利发展提供规划支撑。
(六)持续强化县域内水资源监管。按照“节水优先”方针,认真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要求,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利用“中国水周”、“世界水日”等特定时期,悬挂宣传横幅8条,张帖宣传画1500多张,散发宣传资料10000多份。通过宣传,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水法律意识,使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参与,全面推进的良好节水氛围。同时为进一步做好节水型社会达标工作,水利行业从自身节约用水做起,开展节水知识竞答活动,示范带动全县开展节约用水,制定了《靖远县水务局节水机关建设计划》,并通过省市水利部门验收。
(七)积极落实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积极开展水旱灾害防御监测,落实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运行维护经费,落实管理人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平台建设和管理,确保系统正常运行;3月底前完成了11处万亩灌区和48处人饮供水工程春检春修、汛前检修工作,确保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安全;汛前完成全县自动雨量站、自动水位站、预警无线广播站日常检修和维护工作,确保相关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水情旱情信息报送和预警工作及时高效,今年已发送预警58次7076人次。全面开展河道清淤、清障整治等工作,完成黄河疏浚量62万立方米。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水毁工程修复等水利薄弱环节项目建设。
(八)不断加强农田水利灌溉保障工作。一是抓春检春修和水毁修复工作,从排查隐患抓起,逐泵站、逐渠道详细排查,以提高安全运行率和灌溉保证率为前提,在资金紧张的状况下,克服困难,共完成了各级渠道清淤465.3公里,维修各级渠道86.4公里,维修各类建筑物421座,维修泵房80座,维修机电设备324台套。二是抓灌溉运行管理工作,深化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及水价改革工作,按计划落实执行最新水费价格,落实了“两项经费”385万元。从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抓起,抓好机组运行检查和渠道巡查工作,做好设备运行记录和渠道巡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各类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有效保证设备和渠道的安全运行。三是抓灌区计划用水管理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用水计划,按轮次供水,有效避免矛盾的发生,使各种作物得到适时适量灌溉。确保全年完成四季灌溉面积300万亩次以上,今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81,较去年提高0.004个点。
(九)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水新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委相关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问题,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坚持抓早抓小,通过约谈、诫勉、质询等方式,及时“扯袖子”“敲戒尺”,把问题发现和解决在萌芽状态。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转作风、提素质、促效率、优环境。坚持把管党治党与水利业务工作一同谋划、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着力强化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加强调查研究,集中精力抓好工作落实,倡导新时代“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水利精神,建设“为民、务实、清廉、高效”机关。按期完成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切实抓好工会、综治、信访维稳、群团等工作,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两费”落实未足额到位,灌区职工社保欠账大。根据国家《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2008年11处万亩灌区水管体制改革“两项经费”共计403.04万元,2007年-2020年应落实“两费”经费5642.56万元,实际到位1770万元,到位率31.36%,未全额落实。同时,近年来建成65处集中人饮供水工程,至今未核定和足额落实“两费”。截止目前年底,局属11个万亩灌区和12处人饮工程在职职工531人,累计拖欠的社保资金6100万元(其中滞纳金3100万元)还未完全解决。二是灌区难以按成本收费,灌区职工工资待遇低。由于工值、电费、材料价格上涨因素,灌区运营成本不断增加,但执行水价不能得到及时调整,职工待遇偏低,目前,灌区职工平均工资为1700元(含社保费),远远低于全县事业单位平均工资水平,造成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灌区运行举步维艰。三是各级河长办工作人员配备不到位,工作协调难度大。目前,县河长办无人员编制,县、乡两级河长办工作人员均为兼职,在承担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河长制工作,工作精力和时间严重不足。县级水政执法人员专业技术力量弱,专业人员太少,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河湖“四乱”问题依然未得到根治,与河争地违法乱建时有发生;部分河道内弃倒、填埋垃圾现象屡禁不止,影响水生态安全。四是部分项目前期费用未落实,只停留在初步规划阶段。如部分河湖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水土流失治理等项目前期费用缺乏,无法启动设计勘测相关工作,导致项目只停留在初步规划阶段。
三、2021年工作打算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将按照省、市、县“十四五”规划思路及2021年工作安排,加快全县水利发展,加大向上争取衔接力度,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夯实水利基础。发展有效灌溉面积0.8万亩,完成水保治理面积15平方公里,新修梯田1.0万亩,加强供水保障和管理,完成全县四季灌溉300万亩次以上,确保农田适时灌溉;促进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持续提高供水稳定性,保障43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一是以人为本,保障民生。继续聚焦民生水利,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供水、防洪、水生态等问题,作为全县水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补齐水利工程短板,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21年谋划以流域防洪减灾建设工程、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程为重点的水利项目5项,概算总投资4.49亿元。其中,冰道沟刘川镇段防洪治理工程概算投资7609.33万元,治理刘川镇段沟道长度约7.9km;冰道沟万家圈支沟段防洪治理工程概算投资2958.20万元,治理冰道沟万家圈沟5.7km;刘川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概算投资14431万元,改造干支渠道42.9km,改造干支渠建筑物337座;中堡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概算投资1518万元,改建干支渠7条,总长20.742km,干支渠建筑物45座;靖远县宝泉水库工程,概算投资18414万元。
二是加强供水,安全饮水。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我县农村饮水实际,进一步优化全县供水格局,推进农村供水规模化、农村供水现代化、管理高效化的农村饮水。通过甘肃双永、刘川、沿黄提灌群等引调水工程提供稳定水源,进一步提高供水保障水平。提升农村供水水质保障能力,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检测及水源地保护,配套完善水质净化设施,提升水处理工艺,保障农村供水水质,使得全县43万农村居民饮水更加安全。
三是节约用水,高效利用。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贯彻“深度节水、极限节水”理念,将节水作为解决全县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举措,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强化水资源需求管理,合理控制水资源开发程度,严格落实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促进用水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节约转变。维护河湖生态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均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1年全县用水总量控制在3.2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32立方米以内,较2020年控制量33立方米降低3%以上。实施灌区现代化改造,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逐步启动,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86以上,保障全县70万亩水浇地灌溉。
四是统筹协调,系统治理。以黄河干支流为经脉,以流域为单元,以山水林田湖草为有机整体,统筹流域区域、地上地下、城市乡村,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加强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发挥水资源综合效益,构建流域一体化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2021年我们将争取冰道沟刘川镇段、冰道沟万家圈支沟段防洪治理工程,治理沟道长度13.6公里,新建堤防、护岸26.69公里,保障行洪安全,保护河道环境。
五是改革创新,强化监管。把改革创新作为促进全县水利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水权、水价、水利管理和水利投融资改革,着力破除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健全完善水法治体系建设,依法加强水资源水环境管控、河湖监督管理、水旱灾害防御和水土保持监管,全面提升行业监管能力、法治化水平,努力构建现代水治理体系。严格新增取水审批和延续取水评估,落实取水许可、用水计划管理、水资源费征收等制度。充分依托河湖长制平台,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强化水利与多部门的联动执法,依法整治河湖乱象,坚决遏增量、清存量,保护河湖水生态环境健康。加强与气象、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有关部门的联合会商和分析研判,为暴雨洪水防御、水工程调度提供可靠依据,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跟踪督办落实到位。督促生产建设单位履行水土流失防治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有效防控人为水土流失,严肃查处各类水土保持违法行为。
靖远县水务局
2020年12月2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