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62042101391301xj/2024-00079 生成日期: 2024-09-19
文       号: 关键字: 养老,办理,城乡,保险,居民
所属机构: 靖远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机构:
养老保险全覆盖,为群众撑起“暖心伞”——甘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十年改革回眸
信息来源:靖远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09-19 14:55
浏览次数:

十年砥砺前行,十年春华秋实。2014年,国务院决定将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今年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10周年。

十年来,我省经过持续推进和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全覆盖,同时完成了制度从无到有,管理从粗到精,服务从好到优,信息从散到聚的重大转变,群众在家就能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各项业务。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办事跑腿越来越少,流程越来越简,时限越来越短。

省社保中心负责人表示,作为民生部门,就是要千方百计把群众的“小期盼”变成可感可及的“小幸福”,为城乡居民撑起了养老保障“暖心伞”。

业务办理更便捷

“我的户口在通渭县,好多年没回去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不是只能在户籍地办?”张先生近几年一直在高台县居住生活,日前,他来到高台县南华镇党群服务中心咨询养老保险业务。

工作人员表示,不需要回通渭,只需要将户籍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身份证、户口簿照片上传至甘肃人社公共服务平台,系统会自动将参保信息推送到户籍地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本人就可通过手机银行APP、支付宝、微信等渠道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工作人员一边解释,一边手把手教他从手机上完成了操作。“没想到在手机上就能缴纳社保费用,真是太方便了。”张先生说。

近年来,甘肃在全省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互联网+城乡居保”新模式,2020年实现参保登记业务全省通办。

祁女士是高台县新民村村民,前不久刚把户籍迁到高台县,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只用了几分钟,她就通过手机在线操作就完成了养老保险关系办理。祁女士高兴地对记者说,过去需要几天才能办成的事,现在几分钟就办好了,真的是为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捷。

如今,不管户籍在省内哪个县区,群众到任何一个就近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都可以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手续。


办理流程更简便

巴藏镇溪岭村的张女士户口刚迁移到舟曲县,打算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听家里人说参保要复印身份证和户口簿。张女士寻找复印店无果后打算先到镇上问问。

舟曲县巴藏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张女士,“现在办理业务,不需要复印件,只需要上传身份证和户口簿照片,就能办理参保登记手续了。”

张女士很快就办完了相关业务。

据了解,甘肃在全省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信息系统中嵌入了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使城乡居民参保登记、关系转移、待遇登记、死亡退保、待遇终止、村干部、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等业务均实现了“无纸化”经办。各业务受理岗上传的相关证件会自动推送业务审核岗,上传的资料永久保存,业务数据和电子档案定期备份,可以随时查看。

甘肃省社保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相较于过去纸质资料档案,“无纸化”经办有效减少了业务办理环节,极大节约了资金,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电子档案查询更加高效便捷,不易流失,有效确保了信息数据的完整和安全。


业务办理更高效

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业务办理来回跑,一直是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针对这一现象,甘肃先后两次升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系统,完成了与公安、司法等信息系统的数据对接,实现了城乡居民参保登记业务省内通办,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酒泉市肃州区人社局工作人员在开展入户调查时,刚从新疆打工回来的许先生询问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业务办理流程。

“您安心在这边工作,新疆缴纳的社会保险可以通过掌上12333APP或电子社保卡中的社会保险服务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后续的问题我们两边的社保经办机构会帮您解决,您不用担心!”工作人员现场对许先生进行答复,这让许先生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之前一直担心可能要去新疆办理,不仅时间上耽误,而且往返交通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许先生说。

随后,工作人员现场帮他申领了电子社保卡,并帮他在网上办理了转移申请业务。

为维护城乡居民的社保权益,甘肃各级城乡居保经办机构利用已整合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数据,通过全国社会保险信息比对查询系统进行分析比对,重点核查即将到龄城乡居民的缴费年限和跨制度参保缴费信息,在待遇登记前主动联系参保人办理补缴费和跨制度转移手续,确保每一个跨制度转移人员按时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同时,社保部门依托比对机制创新开发了“死亡直报”功能,建立死亡人口登记库,为异地领取待遇人员提供预警信息。在数据比对系统帮助下,跨制度转移业务也从45个工作日缩短至15个工作日,业务办理效率提升了3倍。


精准识别应保尽保

“您好,请问您是张先生吗?我是镇上的社保专干,您家今年新纳入低保,省社保中心在数据比对时发现,您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根据您的情况,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每年最低缴费档次300元,最高缴费档次5000元,领取低保期间,政府每年还为您代缴100元养老保险费,您和您的妻子都可以参保。请您尽快带身份证和户口簿到镇上办理参保登记。”

张女士是天水市秦安县居民,今年1月被纳入低保,在社保专干的帮助下夫妻二人均办理了参保,每年每人按500元的档次缴纳养老保险费,到龄后每人每月可领取180元左右的养老金,再加上低保资金,两口子的基本生活可以得到有效保障。

近年来,甘肃省针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逐年减少现象,依托全国社会保险信息比对查询系统和甘肃人社综合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医保、税务、民政、卫健、残联等部门共享的数据,创新开展“数据比对精准扩面”工作,全面核验特殊群体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和待遇领取情况,精准识别应参未参人口,并及时将名单反馈给各县(区),由各镇社保专干根据反馈名单逐一通知并动员居民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同时,我省不断完善数据跟踪机制,对已通知但未及时办理参保登记的居民,组织镇、村、社工作人员入户宣传政策,现场答疑解惑,打消群众参保思想顾虑,并采取帮办代办等方式为群众办理参保手续,争取将更多符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条件的居民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一项项便民利民服务举措,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统一、规范,在全省3100名社保人的坚持、努力下,这张越织越密的社会保障网,为百姓托起了稳稳的幸福。




来源:新甘肃·甘肃日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