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62042101391301xj/1970-172850 生成日期: 2023-04-12
文       号: 关键字: 瓜,园,地名,人口,园村
所属机构: 靖远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机构: 靖远县融媒体中心
关于报送标准地名标志“二维码”内容的通知
信息来源:请选择
发布时间:2023-04-12 08:59
浏览次数:

关于报送标准地名标志“二维码”内容的

各乡镇人民政府:

为进一步提升全县地名公共服务水平,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开展“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工作要求,严格落实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乡村地名规范化管理,健全乡村地名公共服务制度机制,补齐乡村地名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更好地发挥地名在促进靖远文化旅游发展、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服务百姓生活、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依据《地名标志管理试行办法》,充分对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文明村创建等工作,实现“扫二维码找家乡”“扫二维码展示地名文化”“扫二维码弘扬属地特色”等功能,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完善、准确、便捷的地名导向和文化信息服务。现我县18个乡镇、177个行政村的村名来历转化为地名“二维码”,“二维码”内容包括:地名由来、历史沿革、人口概况、气候条件、道路交通、教育卫生、农业概况、人文景观、民间特色、历史事件、地方特产、著名人物等。

请各乡镇所辖村(居)参照瓜园村二维码内容进行编写,(详见附件),按本周前将各村二维码内容及所对应的代表性图片汇总后一并上报县民政局。

联系人:周尚清

联系电话:18993977297

附件:瓜园村二维码内容

                                                                                                  


                                                                                                                 靖远县民政局

                                                                                                                    2023年4月11日

 

 


附件:

瓜园村二维码内容

 

瓜园村,隶属于东湾镇,位于黄河之滨,靖远县城东北部,距离县城10公里,南接大坝村,东邻砂梁村,北靠东湾村,西与糜滩镇隔河相望,面积为2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66.6公顷。下辖3个村民小组。

【地名由来】

在靖远有句顺口溜:砂梁没砂,瓜园没瓜。其实这瓜园的地名来历还真是和瓜有关。瓜园地处靖远河谷盆地中心,又属黄土高原地带,水源充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较大,特别是土地肥沃。因此自古瓜园村就以瓜果蔬菜而闻名。传说明朝万历年,黄河发大水,冲来了一颗大西瓜,大家切开品尝后,发现西瓜非常好吃,瓜子黝黑乌亮,村里的老人便把瓜子都收集了起来。第二年种在了河滩上,当年长势特别好,个头非常大。其中有一个西瓜硕大无比,足有81斤,村里通过当地政府将它进贡给皇上。皇上见了盛赞不已,询问这是哪个村的?不料进贡之人一会说是任庄,一会说是杨庄。弄了半天,当时这里村名叫法不一致。于是皇帝趁兴赐名瓜园村。黄土高原,黄河岸边一个以瓜为名的村落便流传了下来。

【历史沿革】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瓜园归靖远县第三区大坝乡管辖。1956年,撤销区公所,瓜园归三合乡管辖。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瓜园归东湾公社管辖。1961年,调整社队规模,瓜园又归大坝公社管辖。1968年,撤区并社,瓜园属东湾人民公社管辖。1983年,恢复乡镇建制后至今,一直归东湾乡管辖。2002年,东湾乡撤乡建镇,归东湾镇管辖

【人口概况】

瓜园居民始于明代设置靖店卫后的人口大迁徙,以山、陕和江南一带的移民为主体,逐年迁居,修养生息,最多时有4000多人。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姓氏、人口数量在不断变化,自然灾害,疾病流行,战乱动荡等成为主要原因,譬如同治5年(1866)“同治兵燹”、民国18年(1929)的大饥荒,导致人口数量与姓氏数量锐减。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兴修水利,淤地星元,人民安居乐业,人口稳中有增。现在,全村总人口565户有姓氏70多个,人口2364人。

【气候条件】

瓜园地处靖远盆地中部,是黄河河道冲积形成的漫滩,具有典型的湿地特征。属于大陆性温带半干旱气候。气温日差较大,光照充足,少雨多风。年平均气温8.3摄氏度,年降水量229毫米。海拔高度1370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网纵横,灌溉方便,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道路交通】

自古以来,瓜园与外界连接的道路干线有驮运和水运2条。驮运路线在瓜园村以东1.5千米处,为瓜园和砂梁的界路,名叫中路,是连接靖远和宁夏的“丝绸古道”之一。水运路线在瓜园西侧,自本地沿黄河向东至银川、包头一带。如今,瓜园交通便利。2018年,靖远县南滨河路(靖远至东湾)完成升级改造,道路贴近村庄,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出行和货物运输。中兰高铁已横贯全村,村社道路全部水泥硬化。

【教育卫生】

瓜园村现有小学一所,瓜园小学始建于1918年,时为私塾。曾用名“东湾乡第五保儿瓜园国民学校”。建国后,始为初小,1960年发展为完小,1969年增设戴帽初中,1982年又改为完小,校址几经变迁,于1978年迁于现处。学校占地约884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85平方米。学校每个教室配有电子白板,现代教育设备已进入课堂。瓜园小学现为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现有教师16人(其中女4人),学校设有小学教学班6个,附设幼儿园一个班,在校学生共计73人。近年来先后有5名教师被评为市、县、乡先进教师。

瓜园村现有卫生室一所,座落于村子中部,辖区服务人口2364人。卫生室业务用房面积90平方米,内设诊查室、治疗室、预防保健室、药房。布局合理,各项制度健全。现有执业医师1名,执业助理医师1名,乡村医生1人。可为辖区村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初级诊治等工作,是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儿童预防保健定点医疗机构。基本医疗设备齐全,能够开展村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与诊治。

【农业概况】

栗黍类农作物的裁种历史最长,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中华民国时期农作物种植仍以栗黍类为主,民国3年(1914)开始栽种棉花。民国10(1921)放开烟禁,全民种植鸦片。民国30年(1941)小麦种植逐渐增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农作物种植品种逐渐趋于合理。现在,瓜园村主要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并已形成了有机水稻、水产养殖、大棚蔬菜三大主导产业,有“鱼米之乡”之美称。

【人文景观】

1、芙蓉山五泉道观:位于靖远县东湾镇瓜园村中段,初建于明代中期,有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年间。

2、古柳:现存百年以上柳树就有2株。一株位于王庄村中路旁,传为王氏祖先栽种,树围5.4米,树高17米,树龄约160年。一株位于展庄旧地渠边,是展氏祖先栽种。树围5.2米,树高18米,树龄约150年。

【民间特色】

舞狮,俗称跳狮子、耍狮子。先用纸筋壳制作狮头,将其外表彩画成型。再以大麻染成绿色作为狮毛,缝缀于数尺长的布面上做成狮身。舞狮由两人表演,身着彩色服装,与狮毛颜色一致,前者舞头为首,后者随身作尾,上下翻跳,动作协调,形成一体。用来表演狮舞的桌子长1.4米、高1.2米。狮子一般为绿色头为公狮,蓝色头为母狮,也有跳独狮的,跳狮时除锣鼓助威外,并燃放焰火。舞狮初登场,先放三把焰火助威,接着跳“四角““打滚”“打能能(站立)”“下狮娃”等环节,还要辅之以焰火。技艺精湛,为当地一绝。

龙灯,也称耍龙灯。以白布彩墨绿色为龙身,用铁丝扎成龙头,糊以亮纱,全身制装九至十三节,每节安一木把,由一人掌握。龙头、龙身各节均装灯泡,龙尾装一条竹扫帚,由龙头率领集体舞动,快慢一致,浑然一体。

彩船,或称耍旱船。有单船、双船、群船(6-12只)之分,船身扎满花朵、明镜、灯笼,船体下方裙幔拖地,每只彩船由一人掌握,似人坐在船舱。在艄公的带领下,彩船徐徐移动,或跑圆圈、或绕8字、或交叉行进……好不热闹!

大头和尚,俗称大头瓜娃子。用纸筋括成较大的人头面具,表演者戴在头上。男角为一胖大和尚,身穿黄道袍,项戴念珠,手执拂尘。演出开始,作起床、揉眼、净手、击鼓、鸣钟、点香、磕头、跪拜等动作,然后盘膝静坐念佛。女角头戴少女面具,身穿肥大彩衣,手持彩帕,往返于和尚之侧,以手帕击和尚头部肩部,不让其静坐念佛,意欲谈情说爱,动作滑稽,逗引取笑,使观众忍俊不禁。

【历史事件】

红军西征瓜园渡河

【地方特产】

瓜园大米:米质晶莹透亮、软筋香甜、适口性强,富含蛋白质、淀粉以及铜、铁、钙、镁、硒等微量元素,其中“生命元素”硒的含量是普通大米的数倍,营养价值非常高,是名副其实的“高原有机大米”。

黄河鲤鱼:瓜园所产黄河鲤鱼,鱼苗自然天成,辅以无污染黄河水,在黄河故道自然放养。体态肥壮艳丽,肉质细嫩鲜美,具有营养丰富、回味无穷的特点。

稻田鲫鱼:稻田鲫鱼生长于稻田、渠沟、水塘等处。稻田鲫鱼肉嫩味鲜,尤其适于做汤。鲫鱼汤具有养颜驻容,活血通络,补虚通乳之功效,特别适合产妇食用。

另外,瓜园还有很多传统美食。面食类的有臊子面、凉面、凉粉、摊饼子、灰豆面、鸡蛋面、麻腐包子、搅团等。米类的有枣糕、大米酒酷子等。

【著名人物】

王鼎浩:(1901-1973)中国国民党党员,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

王建忠:1958年4月生,现任甘肃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正厅级)。

王登临:1962年4月生,畜牧兽医科技贡献奖(杰出人物)。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