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交通运输行业2024年第二季度安全生产风险研判情况的通报
进入二季度后,全县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清明、五一、端午假期道路水路运输繁荣复苏,工程建设项目陆续开工,春夏之交恶劣天气易发多发,黄河流域汛期来临,安全影响因素更加复杂、安全保障压力更加凸显、安全监管任务更加繁重,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一、道路运输领域
风险形势研判:当前道路运输领域面临“一多三高三大”(事故险情多;市场开放程度高,多主体安全管控压力大;行业运营强度高,全天候安全管控压力大;社会关注度高,全方位安全管控压力大)的形势,全国范围内的道路运输领域安全事故频发,3月5日平凉市静宁县雷大镇屈岔村油罐车侧翻冲入村民家中后起火造成5人死亡,3月19日G59呼北高速西家塔隧道内旅游大巴撞击隧道墙体造成14人死亡37人受伤,3月25日G30连霍高速旅游包车侧翻造成3人重伤多人轻伤等事故,第一季度我县交通运输行业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但交通事故仍有发生,需高度关注,警示警醒,举一反三,防患未然。
针对性防范措施:一是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牵引,结合省、市、县安全生产驻点包抓“百日行动”督导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严格落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强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二是持续深化省交通运输厅委托中国船级社专家对我县“两客一危”重点企业安全生产检查与技术服务成果(共计检查企业8家,其中道路旅客运输及城乡公交企业2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6家,反馈问题91条),4月份市局将邀请专家对“两客一危”重点企业进行全覆盖安全教育培训,并同步开展安全监管人员跟班培训。三是每季度通过检查服务等形式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依法依规从严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强化事故警示教育,将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纳入企业安全例会、安全生产培训必学必考内容,主要负责人每月带队对本企业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情况至少开展1次检查。四是组织开展道路客货运“打非治违”行动、货车司机“平安守望”行动,依法严查客车非法营运、超越许可运营、省市际包车未持有效包车牌运行或未按备案路线运行、线路两端均不在车籍地运行、脱离动态监控等行为。五是按照全省突出农村地区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会议和全省加强春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视频调度会议要求,配合公安交管部门持续开展“7至9座面包车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波次行动”、联合治超等工作。六是结合5月份全国防灾减灾日、6月份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加强安全生产公益宣传、案例警示教育,强化相关法律法规、安全应急知识普及。七是组织道路运输企业“两类人员”二季度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八是监督检查2024年全县交通运输企业应急演练活动开展情况。
二、水路运输领域
风险形势研判:二季度,春耕春播全面展开,群众乘坐渡船出行增多,我县运营的13 个农村渡口多为自然岸坡码头,坡度较大,人员以及车辆经跳板上下渡船,运营管理不到位将存在落水风险。G341线K1970+000—K1980+000段灾害防治工程道路封闭施工,县城至北湾镇上行、北湾镇至县城下行车辆人员集中在营房、马滩渡口乘坐渡船绕行,导致渡船车流人流陡然加大,远远超出日常运力,安全风险增高。石门乡小口上、水源渡口、兴隆镇大庙渡口无持证人员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各渡口在大风、能见度低等恶劣天气冒险航行,渡工违章操作等原因易产生渡船倾覆风险。汛期黄河水位陡涨陡落,可能导致各类船舶断缆走锚、移位漂移,继而导致船舶撞击桥墩、船舶搁浅等事故。黄河河道内四处采砂船、运砂船未按要求申请船舶检验,虽尚未开工,但存在无证运营风险。
针对性防范措施:一是联合涉水乡镇政府加强日常督导检查,靠实属地乡镇主体责任,解决自用船舶无证问题,加强群众教育宣传工作,要求船主根据天气情况做好船舶靠泊计划和人员上下船安全措施。二是督促采砂企业做好经营前船舶登记、检验、人员培训持证准备工作,严防无证运营。三是及时发布天气预警,严禁渡船在风力超过抗风等级、能见度不良、水位超过停航封渡水位线等恶劣天气、水文条件下开航。四是督促船员做好值班值守,根据水流风流等变化及时增加或调整锚、缆设施,防止断缆、走锚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三、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和公路运营领域
风险形势研判:二季度,工程建设和养护项目陆续开工复工,需重点防范小工程引发大事故。据往年天气情况分析预判,大风、沙尘等极端恶劣天气多发,雨天增多,汛期来临,施工现场地质灾害事故高发、易发,部分地区可能出现短时间雷暴雨、持续强降雨,极易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损毁道路及设施。施工现场“三违”现象依然存在,违规在作业风险区休息现象增多,易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车辆(机械)伤害等。
针对性防范措施:一是严格把控、监控、管控辖区复工复产情况,对复产项目逐一现场验收,对不符合安全条件的,一律不得通过复工复产验收,做到验收通过一个,复工复产一个,严防“带病”复产引发事故。二是严格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督促建设单位及各参建单位负责人、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按规定履职,重点排查两区三厂、施工驻地等人员密集场所,加大施工现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力度,严防滑坡、倾覆、坍塌、高处坠落、火灾、一氧化碳中毒、触电等造成群死群伤事故发生。三是强化从业人员特别是新进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重点要做好作业环境及危险因素识别,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岗位安全职责、设备设施使用及安全注意事项,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处理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四是配合公安交管部门推进公路安全隐患突出路口路段治理重点攻坚项目实施,按照时间节点完成督办隐患突出路口路段治理验收。五是推进改造农村公路危桥1座、村道安防工程70公里、村组道路120公里的设计及施工。公路养护维修作业严格落实《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科学进行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确保通行车辆和施工区域作业人员安全,加强与保险部门联系,及时修复水毁道路及设施,确保公路安全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