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交通运输行业2024年第一季度安全生产风险研判情况的通报

关于全县交通运输行业2024年第一季度

安全生产风险研判情况的通报


第一季度,春节、全国两会等重大节会活动集中,加之受雨雪冰冻、雾霾、大风、沙尘等天气因素影响,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

一、目标意义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和市交通运输局有关安全生产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以坚决遏制交通运输生产安全事故为目标,充分把握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季节性规律特征,精准施策,科学应对,强化风险防范和隐患排查,有效防控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季节性风险,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二、一季度安全风险特征及措施对策

(一)道路运输风险

——主要风险:

1.岁末年初,交通出行人流、物流、车流密集,春运期间出现极端天气的可能性较大,雨雪冰冻、雾霾、大风、沙尘等恶劣天气影响显著,将对出行带来不利影响,交通运输领域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增多、困难和压力加大。

2.冬季降雪易造成路面积雪、结冰情况,容易诱发交通事故,安全生产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倍增。

3.保障春节、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稳定是首要政治任务,保障省市县“两会”安全稳定是重要工作,各类传统和非传统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任务重、压力大,社会关注度高。

4.个别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安全管理薄弱,重效益、轻安全,因放假、过节人员短缺,有安全岗位人员缺岗、怠岗风险,值班值守不到位,易放松安全管理工作,加之繁重的道路运输,公路保畅压力增大、安全形势严峻。

——防范措施。

1.突出“两客一危”、汽车客货运站场等重要领域、重点部位,针对安全管理薄弱环节和各类安全隐患,加强风险管控,督促客运企业严格落实凌晨2至5时停车休息等规定,督促汽车客运站严格落实“三不进站、六不出站”“三品”检查、身份查验、实名售检票及营运客车安全例检等制度,督促驾驶员发车前落实安全告知和安全行车承诺。

2.紧盯长大下坡、急弯陡坡、桥梁隧道、背阴坡道、临水临崖、山区公路等重点路段,提前购置准备物资器材设备,明确应急职责和力量,确保一旦发生降雪路面湿滑或结冰,能够快速到位抢险,保障公路安全畅通。

3.加强与公安交管、气象、应急管理等部门联动,强化冰雪、大雾天气分析研判,充分利用微信群、手机短信等有效传播途径,及时发布气象信息,督促企业做好风险防范,做到早预警、早研判、早准备、早处置,必要时采取停班、停运等措施,保证旅客生命财产安全。提前检查预警信息传递是否畅通,明确各单位、各企业信息发布、接收人员,建立登记台账,确保发布及时、传递畅通、接受及时,建立信息接受反馈机制,为接收传递的及时提醒告知。

4.加强春运车辆的安全性能检测维护,完善安全设施设备,坚决杜绝车辆“带病”上路。强化“两客一危”车辆动态监控,加快智能视频监控报警技术应用,对驾驶员不安全驾驶行为要及时纠正或提醒,对人为干扰动态监控的行为,要严肃处理。

5.加强重点时段值班值守,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遇到险情快速响应、有效应对、妥善处置。

(二)水路运输风险

——主要风险。春节期间,乡镇渡口码头客流量增大,将出现渡运高峰,且受雨雪冰冻、大风团雾等恶劣天气影响,运营安全风险增大。

——防范措施。加大对渡口的督查力度,严格督促渡工做到:渡船不交他人代渡、不酒后摆渡、恶劣天气不冒险摆渡、不超载渡运、安全设施不全不摆渡、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车辆不渡。及时纠正渡工违规操作行为,进一步加强渡口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动态监管,严格配齐救生、消防设备。切实做好冬季“五防”(防雾、防冻、防滑、防火、防风)工作,遇到降温、大风雪、大雾等恶劣天气及特殊情况时,不能保证渡运安全的,要坚决停渡,严禁冒险渡运、夜间渡运。

(三)消防安全风险

——主要风险:

1.旅游出行、探亲访友活动增多,人员流动达到全年峰值,易发生群死群伤火灾事故。

2.办公高层建筑、客运场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等高风险场所火灾隐患动态滋生,不可控因素较多。此外,需高度关注区域性火灾隐患和消防通道不畅、防火间距不足、消防水源缺乏、违规用火用电等问题。

3.违规使用燃气和燃气器具,未安装燃气泄漏报警装置等带来的火灾风险。

——防范措施:

1.切实掌握分管领域、辖区内火灾高风险区域、部位,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强的整改方案,提出具体措施,落实整改任务。督促车站、码头、施工现场、人员驻地等人员车辆密集场所开展消防安全自查自改,建立问题隐患和整改责任“两个清单”,严格整治自查走过场、整改不彻底等问题。

2.紧盯建筑内、外消防安全“生命通道”,持续深化专项治理,确保人员安全疏散逃生、应急救援通道畅通。重点整治人员密集场所疏散通道被堵塞占用、安全出口被封堵锁闭等违法行为。按照《高层建筑重大火灾风险专项整治方案》要求,以单位所属高层建筑物为重点,严格整治管理责任不落实、管道井封堵不严、消防设施未保持完好有效、消防车通道堵塞等突出问题。

3.把握火灾发生基本要素,强化“着火源”和“可燃物”管控治理,着力从根本上斩断火灾发生链条。重点关注使用燃煤、燃气和电热等方式取暖,以及公路水运工程施工现场违规切割动焊、违规存放使用雷管炸药等不安全用火风险,纠治彩钢板房违规住人、私拉乱接电器线路、违规使用醇基燃料和燃气灶具、违规动火等问题,有效降低火灾风险。

(四)公路工程建设风险

——主要风险。

1.第一季度正处在冬季低温天气,降雪后路面湿滑,加之冬季人们衣着笨重,动作变得相对迟缓,打冰除雪过程中易发生作业机械碰撞和人员摔伤。

2.冬季气温低,人员使用大功率电器取暖、明火取暖、大功率电器烧水的情况更多,易引发火灾;加之冬季气候干燥,宿舍区吸烟、动火作业安全管理不到位、料库易燃材料堆放不合理等也易引发火灾,冬季消防安全不容大意。

3.各类工程在节后开(复)工前,项目关键安全管理人员未到岗履职、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未开展、施工机械设施设备未检修维护、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条件未全覆盖排查的情况下擅自开(复)工,极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防范措施:

1.严格禁止恶劣天气强行组织作业,对作业现场切实采取有效的防冻、防滑措施,作业人员严格使用防滑鞋、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品,防止人员冻伤和安全事故发生。

2.各类生活区、办公区、临建房屋选址应满足防火间距要求,并设置消防通道;施工现场出入口的设置应满足消防车通行要求。施工现场内应设置临时消防车道,临时消防车道与在建工程结构、临时用房、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的距离应满足消防要求,且临时消防车道应保持通畅。

3.在建工程在开(复)工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项目安全主管、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以及监理单位相关人员必须及时到岗履责,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监理人员数量必须满足工程施工需要。施工单位要对项目部所有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尤其要加强对新进和转岗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重点培训复工后安全注意事项和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建设项目在开(复)工前,施工单位要会同建设、监理单位共同对施工现场每个环节、每个部位进行全面彻底的自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施工单位要落实专人负责整改到位。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防范化解安全生产季节性风险工作部署,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推进安全生产季节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切实通过安全生产季节性、区域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提升全行业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认知能力、研判能力、决策能力和支撑能力。

(二)加强统筹谋划。切实将防范化解季节性风险纳入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加强季节性风险分析研判、摸排评估、动态监测等工作,建立能够管长远、治未病的防范化解工作机制,推动行业安全风险防范和隐患排查治理能力持续提升。

(三)强化督导检查。及时了解掌握本领域、本单位安全生产季节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进程,探索工作中存在的典型经验做法,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