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靖远县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学科
今天,让我们走进靖远县文旅局,听听靖远县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学科结合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畅谈我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事业的发展规划。
张学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遭受连续三年的疫情冲击,全县文旅系统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对照市、县委战略部署,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着力点,自觉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张学科介绍,为加快建设美丽幸福黄河之城、争当黄河上游高质量发展排头兵,靖远县文旅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文旅体事业各项工作重点,强化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六种力量”,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聚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高质量发展增引力。对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搬迁工作及乡镇综合文化站新建或改扩建任务;实施18个乡镇、192个村(社区)及图书馆、文化馆分馆补短板建设工程。按照“城区15分钟、乡(镇)村20分钟”的标准,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加快推进数字文化建设,构建具有靖远特色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打造6个“数字文化驿站”,1-2个精品公共数字文化空间。新建24小时城市书房,适时通过社会化合作的方式,在县城及周边乡镇新增1个城市书房;依托“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乡村春晚”“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紧扣党的二十大召开重大节点,创作推出主体鲜明的文化活动,策划举办好各类特色文化旅游活动,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助推党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户晓、落地生根。
二是聚焦文化遗产保护,为高质量发展增底蕴。深入挖掘靖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梳理靖远县黄河流域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价值和特色,完善黄河流域(靖远段)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查内容,按照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进行编目整理。完成非遗传承保护体系,启动第二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第一批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推动县级第一批非遗工坊挂牌工作。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规划建设靖远县非遗展示宣传馆。
三是聚焦旅游品牌创建,为高质量发展增实力。紧紧围绕明长城靖远段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靖远县黄河文化公园东湾段、翡翠小镇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争取把水岸三合创建为4A级景区,加快培育“旅游+”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不断提升靖远县旅游档次和水平。特别是要抢抓乡村振兴这一重大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打好县域特色“美食牌”“文化牌”“节会牌”,培育“山水人文·大美靖远”旅游品牌,努力将靖远建设成为全省沿黄生态康养和观光旅游新高地。
四是聚焦文化创意产业,为高质量发展增活力。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合文化产业资源,积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旅农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活化利用靖远特色资源,开发具有靖远标识的文创产品。以文创产业发展丰富群众文化旅游消费选择,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旅游消费需求。
五是聚焦体旅融合工作,为高质量发展增推力。以举办各项赛事为载体,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工程建设。重点抓好青少年体育培训,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努力承办足球、篮球、象棋等大型体育赛事,高规格办好各项常规赛事,不断激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激情,提升全民健身水平和质量。通过文旅体的有机组合,互联互促,推动全县文广旅体事业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
六是聚焦舆论导向工作,为高质量发展增动力。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一主线,督促靖远县融媒体中心及其所属发射台站和广电网络靖远县分公司完成迎接党的二十大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安全播出保障工作情况摸底、装修检查、问题整改、工作演练等准备工作,确保重要保障期内安全播出和传输。开展广播电视卫星接收设施巡查和专项整治活动,规范广播电视市场秩序。